通风管道安装需要在安装前、安装过程以及安装后等多个阶段注意不同要点,以确保安装质量和系统性能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
安装前准备
- 设备与场地检查:确保场地宽敞、明亮、干净、平整,基本设备和电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。清除安装风管时设置的障碍,保证地面工作无杂物妨碍施工。同时,建筑物结构应良好,室内粗糙装饰、内隔墙和地板都已做好,通风系统的主管道也安装完毕。
- 材料与部件检查:用于通风空调工程的主要材料、设备、成品和半成品,应有工厂证书或者质量鉴定文件。通风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图施工,通风管道的尺寸应按图施工,所有尺寸均以内径为基础,连接管道应与阀体完全一致,且风管厚度要符合标准。部件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,风口表面应平整,偏差≤2mm,矩形风口对角线之差≤3mm,圆形风口任意正交两直径的允许偏差≤2mm。经检查合格并填写有关验收资料后方可进行安装。
- 管道清洁与检查:对管道进行除尘,保证管道内外表面整洁,检查其平整和水平度,经监理或甲方认可并填写有关验收资料后方可安装。吊装风管之前,要核对现场结构预留孔洞的位置、尺寸、标高,并将风管内外擦拭干净,严防施工中的垃圾遗留管道中,清理安装部位的障碍物。
安装过程
- 连接处理
- 与设备连接:当风道与风机连接时,应在进出风口处加软接头,其软接头的断面尺寸应与风机进出风口一致,软管接头一般可使用帆布、人造皮革等材料,软管长度不应小于200,弹性应适当,以缓冲风扇的振动;当风道与除尘设备、加热设备等连接时,应在设备安装后按实际绘图图纸进行预制和安装。
- 风道接口:风道安装时,进、出风口宜在风道预制时开出洞口,如需在安装完毕的风道上现开风口,其接口处应严密。风道底部的纵向接头不应安装在设备的底部。
- 支吊架安装
- 位置设置:支、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、风阀、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,吊杆不宜直接固定在法兰上,以免风管变形与影响维修。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,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,双吊杆可以按托盘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。
- 间距要求:支吊架间距如设计无要求,应符合相应规定。例如,输送空气温度低于70°C的不保温风管,水平安装时,风管直径或大边长小于400mm,间距≤4m;大于或等于400mm,则间距≤3m;垂直安装时,间距≤4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应大于等于2个。对于保温风管,支、吊架间距无设计要求时,按上述间距要求值乘以0.85。螺旋风管的支、吊架间距可以适当增加。此外,悬吊的风管与部件应设防止摆动的固定点,固定点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系统情况而定。
- 特殊情况处理
- 易燃易爆气体输送:对于输送易燃易爆气体的钢板风道,在风道连接法兰处应安装跨接线,并与静电接地网连接。
- 高含水量气体输送:输送含凝结水或含湿量较大的气体时,其水平管道宜设有坡度,并在低点处接排水管。
- 风道穿越:管道和配件可拆卸的接口,不得装设在墙和走道楼板内。风管穿越墙体或楼板时,不得安装在墙内或楼板内,其距墙面距离宜不小于200mm,距楼板的距离宜不小于150mm;风管及部件穿墙、屋面时,应设置防雨罩,穿出屋面的风管超过1.5m时应拉索,拉索应镀锌或用钢丝绳,拉索不得固定在风管法兰上,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。
安装后检查
- 漏光和漏风检查: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,应按照规范进行漏光和漏风量的检测。忽略这一步骤可能导致系统存在大量漏风问题,影响系统性能,增加返工成本,并浪费能源。
- 外观检查:检查通风管道的外观是否平整、美观,有无变形、扭曲等情况,确保通风管道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。